怎样脱离苦毒的捆绑?
你是一个被苦毒捆绑的人吗?你想要脱离苦毒吗?
体育节目广播员比尔·斯坦姆的言论对历史学家的确是个挑战。因为他发现,亚伯拉罕·林肯遭暗杀的当儿,所思所言竟然关乎棒球!
据斯坦姆说,林肯是在福特剧院对面的一家旅馆被暗杀的,倒下的那一刻几近昏迷,他下令赶紧传召阿伯雷·道布尔迪将军。等到道布尔迪将军匆忙赶到,只听他这样说:“将军,你一定要保守棒球运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这项运动啊。”说完他就死了。
另一位伟人的临终遗言却成为后世的重要教训。这位伟人就是大卫王。遗言记在《列王记上》2:8-9。临终前,大卫对王位继承人——儿子所罗门说:“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但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 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说完这些,他就合眼离世了。
这话不像敬虔人说的,倒像出自黑帮老大之口,指使别人夺命。为什么大卫的临终遗言充满仇恨?为什么他要提到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看看《撒母耳记下》16:5-14那里讲述的实际情况(你可能很想读读这段)。
在那动荡年代,大卫统治的王朝处境每况愈下。他和拔示巴通奸,并谋杀了她丈夫,这罪恶就像沉沉乌云,压在大卫心中,让他喘不过气来。更要命的是,儿子押沙龙此时正蠢蠢欲动想要推翻父王的政权。
大卫颜面扫地,逃出耶路撒冷,更令他羞愧难当的是,示每竟在他出城的路上跟着他,恶毒地诅咒他,说他恶魔,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大卫的回应,表明他对神的信靠,他表达了对全能的神统管万有之坚定信念,而且希望神会因他对示每的隐忍回应而祝福他,这些话语非常属灵。
故事继续发展,不多几天,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位口无遮拦的年轻人示每竟然跑到约旦河边去迎接大卫(撒母耳记下19:16-23)。他清醒过来,意识到诅咒国王简直是自寻死路。所以见到大卫王时,他急忙承认自己的错误,乞求国王的原谅。
大卫也很清楚地向示每保证:“你不会死。”整个故事就此结束。对吗?错了!
那么在这件事之后一直到临终要求儿子为自己复仇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大卫到底在想什么?尽管我们无法从《圣经》中找到答案,也不能从耶路撒冷大学的学者那里得到帮助,但事实上他显然没有平息怒气。这个临终遗言表明,他是怀着对别人的苦毒离开人世的。
你认识这类人吗?他的生命中充满怨恨苦毒,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不满,有多少次当你离开他们时,默默祷告:“上帝啊,千万不要让我成为这样的人”
人们不会一夜之间变得苦毒,肯定是一系列的选择后所导致的结果。当然很多是错误的选择。就好像往自己的心上泼了硫酸一样,这些被腐蚀了的情绪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直至毁了你的一生。
当我们选择去饶恕,就等于放弃了惩罚的权利。饶恕别人并不意味着我们很快就将别人的错误忘干净,只是表明我们不再将仇恨记在心里,不再总想着复仇。
有人曾说,心中积累的仇恨越多,我们背负的心里负担就越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老人都会像大卫那样死去——形体消瘦,却背负着太多的苦毒折磨。
当下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将会决定晚年时的面容和生活态度。大卫死时并没有变成一个苦毒的人,但他任由苦毒的种子在心田蓬勃生长了许多年。
那么,对那些挣扎在愤怒和复仇情绪中的人,我们要给出什么建言?
第一步,将你生命中的苦毒挖出来,斩草除根。
● 《希伯来书》12:15曾警告人们不要让“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
它们所以会存活,是因为我们让苦毒的种子有机会发芽成长。所以赶紧掘出生活中那些苦毒的事情,在上帝面前一一坦承,从而根除它们(参约一5-10)。上帝会饶恕每个向他坦诚悔改的人。当你和神恢复关系,就会发现再和恼恨的人接触、甚至饶恕他,都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第二步,选择自己的心之所向:是判断,还是饶恕。
●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喧嚷、毁谤,同一切的恶毒,都要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31-32)。
倘若你带着仇恨、苦毒以及愤怒去惩罚那个曾经伤害你的人,你以为是追求公义审判,实际上只会让你受更多折磨。棒球运动员撒切尔·佩奇曾说过,“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另一方面,饶恕意味着“不管你对我造成过多大伤害,我都不再对你进行惩罚。”
赶紧从苦毒中脱身,加入“七十七次俱乐部”。基督告诉人们应该无数次宽恕别人(《马太福音》 18:22)。他的观点很明确,我们应当去宽恕别人,正如上帝宽恕我们一样——一遍又一遍不断地饶恕。也许等你退休时,人们都会称赞你是个富于同情心,宽宏大量的人,而不会批评你是个刻薄的判断人的家伙。
第三步,当冲突发生时,努力平息自己,以获取心灵的和平。
●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字面意思即为‘不要留有立足之地’)”(以弗所书4:26-27)。
没人愿意总是对别人怀恨在心,可很多时候心里的骄傲自负总是阻止我们承认错误。仔细想想吧,哪条路真的值得你去走:是立即请求别人原谅你的坏脾气——虽然这有点伤感情,还是带着苦毒的癌肿痛苦终生?
我们都被要求“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希伯来书12:14)。看看《罗马书》12:17-21所讲的调和人们关系的话吧,“不要以恶报恶...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不要自行报复...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今天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二十年后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我多么希望自己像四千年前的亚伯拉罕那样度过一生。《创世纪》25:8描述了亚伯拉罕是如何离开人世的,“亚伯拉罕寿高年迈,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Abraham breathed his last and died in a ripe old age, an old man and satisfied with life.)。”
丹尼斯·雷尼 (Dennis Rainey)
家庭生活
今天的帮助 明天的希望
▼点击下面阅读更多家庭生活的文章